洁净棚在实验室等科研场所操作规程标准
一、总则
为确保实验室等科研场所的洁净棚能有效控制环境中的微粒、微生物等污染物,保障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,特制定本规程标准。
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设置洁净棚的实验室等科研场所。
二、洁净棚的分类与设计要求
洁净棚分类:根据洁净度级别,洁净棚分为ISO5级(相当于100级)、ISO6级(相当于1000级)10000级等。
设计要求:
洁净棚的结构材料应采用不产生污染的材质,如不锈钢、铝镁合金等。
洁净棚的门窗缝隙应密封良好,防止外界污染物的侵入。
洁净棚内部照明应符合洁净度要求,光源应选用紫外线杀菌灯或其他适宜的光源。
三、洁净棚的安装与调试
洁净棚安装:
洁净棚安装前应检查设备完好,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洁净棚安装过程应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积累。
洁净棚调试:
洁净棚安装完成后,应对洁净棚的空气净化系统进行调试,确保风量、风速、风向符合设计要求。
对洁净棚的密封性能进行测试,确保无泄漏。
四、洁净棚的使用规程
进入洁净棚前:
洁净棚操作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、帽子、口罩、手套等防护用品。
进入洁净棚前应先在缓冲区更换清洁的鞋套或使用鞋靴消毒设施。
洁净棚操作规范:
洁净棚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物品表面,使用工具时也应保持工具的洁净。
不得在洁净棚内进食、饮水或存放个人物品。
非操作区域不得进入,操作时应避免移动设备造成污染。
五、洁净棚的维护与清洁
洁净棚定期清洁:
洁净棚应定期进行清洁,清洁工具和清洁剂应符合洁净度要求。
清洁剂使用后应进行过滤处理,避免二次污染。
洁净棚空气净化系统维护:
定期更换FFU高效过滤器,保持空气净化的有效性。
定期检查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状态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
六、应急处理
异常情况:当洁净棚出现空气质量下降、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时,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。
应急预案:
停止操作,通知相关人员。
采取应急措施,如关闭通风系统、隔离污染源等。
根据情况调整或更换过滤器和空气净化设备。
七、监督与检查
监督: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洁净棚的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。
检查:定期对洁净棚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查,包括温度、湿度、风速等。